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郑丹枚 通讯员 魏小青 宁建华
11月4日下午,邵东市灵官殿镇毛荷殿初级中学组织初一、初二200多名学生,到该镇雷打石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
学生们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80岁的罗立德爷爷深情讲述当年他亲眼目睹衡宝战役在灵官殿的战斗故事,追忆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灵官殿镇曾是1949年衡宝战役的主战场,上千名解放军英烈在此壮烈牺牲,留下了30多处烈士墓和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近年来,灵官殿镇党委政府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小镇”,不断加大红色资源发掘?;ちΧ龋藿ǖ恼偶遗?、长丰岭、雷打石、多福岭等6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今年,共接待了100多家单位10万多人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大批游客的到来,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让灵官殿镇绿色生态产品的口碑不胫而走。村里所产农特产品畅销本地、供不应求,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作为邵东的产油大镇,灵官殿镇原有老油茶林1.5万余亩。近年来,该镇借助国家、省、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东风,新造油茶面积5300多亩,建立了宝地生态油茶基地、金润油茶基地、双桂村油茶基地、耳石岭油茶基地等龙头示范基地,现有油茶林3万余亩。2012年,罗宝成在大石头村承包了村里周围2400多亩荒山种植油茶,成立了宝地生态油茶专业合作社。
“油茶基地去年采摘茶籽榨油2500多公斤,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万公斤左右?!甭薇Τ山樯埽筒杌爻て谄盖氲钡卮迕裢谕?、除草、施肥、采摘茶籽,用工高峰期多达百余人,为村民增收提供了门路。
在双河口村,250多亩的柚子基地正迎来采摘期,预计亩产达6000斤。在公田村,通过发展350多亩黄桃、280多亩葡萄等特色产业,村民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1.5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3万元。目前,全镇形成了以水稻产业为主,油茶、花卉苗木、葡萄、黄桃、柚子等多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镇将加大对双季稻种植、葡萄、油茶、中药材基地的支持,着力打造衡宝战役纪念馆,以红色文化支撑乡村旅游,形成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绷楣俚钫虻澄榧腔脐萱滤?。
责编:唐卓婧